“家里平時就我一個人,上了年齡腿腳就不利索,想出去轉轉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自從家門口有了這個綜合服務活動中心,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能做理療。”6月24日,說起社區新建的活動場地,銀川市西夏區寧安巷社區高玉梅老人豎起了大拇指。
今年以來,寧安巷社區積極探索老齡化背景下為老服務新途徑,以文化養老為內核,設施配套為保障,打造環境優美舒心、生活方便稱心、文化娛樂開心、服務周到暖心、秩序井然安心的“五心”社區,用心用情編織好社區養老的“幸福網”。
寧安巷社區積極整合共建單位資源,免費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、法律援助、托養寄養、醫療服務等服務。通過搭建社區助老組織框架,以小區黨支部、網格黨小組、樓棟黨員中心戶為單位,將需要照顧的獨居、空巢老人納入重點走訪對象,并與老黨員志愿者結對面向老年群體開展送健康、送教育、送歡樂、送平安等服務,打造社區“15分鐘養老服務圈”。
以設施配套為保障,社區不斷探索“一元租金、資源換服務”模式,以1元/年的租金將老年活動中心、日間照料中心交由社會組織進行管理運營,自運營至今已為轄區及周邊千余居民低償提供助餐、理療、義診等服務百余場次,讓老年人居有所安,進一步提升社區養老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與此同時,寧安巷社區還積極探索老有所學、老有所樂、老有所為的文化養老新模式,打造“老有所學”課堂,以西夏區老年大學朔方分校為平臺,開設瑜伽、書法、合唱、攝影等4個特色課程,讓150余名老同志圓了“大學夢”,打通老年教育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打造“老有所樂”的舞臺,成立聲樂、秧歌、書畫等社區文化隊伍,開展才藝表演、慰問演出等10余場次。
“我們通過黨建+助老,盤活既有公共房屋和設施,補齊已建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缺口,把場所建好、把功能加強、把服務提優,做到基層黨建與民生服務有機融合,讓老人舒心、子女安心,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”寧安巷社區負責人吳艷說。(寧夏日報記者 王剛)